币化的区银行引发资产突围思考澳新银行代行业块链传统测试
在金融科技浪潮的冲击下,老牌银行们终于开始放下身段拥抱新技术了。这不,澳新银行最近搞了个大动作——他们通过Chainlink的跨链协议成功测试了代币化资产交易,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第一次用手机支付时的震撼感。 说实话,看到澳新银行投资组合负责人Nigel Dobson那份声明时,我不禁莞尔。这位西装革履的银行家谈起区块链技术时的热情,活像个刚入行的加密货币爱好者。他说这次测试是个"里程碑",这话倒是不假。要知道就在两年前,这些大银行还在对加密货币敬而远之呢。 测试细节挺有意思:用自家的澳元稳定币A$DC买代币化资产,还搭上了新西兰元稳定币。这让我想起在超市用会员积分换购商品的场景,只不过这次"积分"变成了链上资产。Dobson说得对,他们确实在"测试中学习",这种务实态度值得点赞。 作为一个观察金融行业多年的老手,我特别认同Dobson说的"代币化正在改变银行业运作方式"。这可不是空话,想想看:原来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跨境支付,现在几秒钟搞定;传统需要层层审批的资产交易,现在可以自动化执行。这感觉就像从绿皮火车突然升级到高铁。 不过有意思的是,就在澳新银行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同时,它的老对手们却在设限。国民银行牵头,好几个大银行都开始封杀加密货币交易所转账,理由是"保护客户"。这让我想起当年互联网刚普及时,也有银行禁止网上支付。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,不是吗? 澳新银行2022年就发行了A$DC,是澳洲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。国民银行后来跟风发了AUDN,现在却又开始限制交易。这种矛盾的态度恰恰反映了传统金融业的困境:既想拥抱创新,又怕风险失控。 在我看来,与其一刀切地禁止,不如像澳新银行这样积极尝试、小心验证。毕竟,代币化资产和稳定币就像当年的电子支付,早晚会成为金融基础设施的一部分。与其被动接受,不如主动参与规则制定。这场金融科技的马拉松,才刚跑了前几公里呢。银行稳定币的"试水"之路
代币化浪潮下的银行转型
十字路口的金融创新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8月27日关键数据来袭:币圈老手教你如何应对市场变局
- 金色周观察 |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:从CZ认罪到Meta套现,行业暗流涌动
- 当区块链遇见芳香疗法:IOST打造香水界的数字身份证
- Solana生态空投盛宴来袭:6个值得关注的项目全攻略
- 币圈老司机9.20行情手记:比特币冲高,以太坊为何拖后腿?
- 币安新帅首秀台北!区块链周的这些精彩千万别错过
- 比特币的涅槃重生:加密货币市场的韧性究竟有多强?
- 揭秘Centrifuge:如何成为RWA赛道的隐形冠军?
- 鲍威尔放鸽引发市场狂欢,为何ETH成为最大赢家?
- 链上AI革命:当智能体开始主导加密经济
- 为什么我对Bitmap情有独钟?一个比特币老玩家的深度观察
- 警惕!智能合约中的李鬼攻击:ERC2771与Multicall组合漏洞深度剖析
- 深夜有感:以太坊V型反转背后隐藏着什么?一个老韭菜的思考
- Chainflip:原生资产跨链交易的破局者
- 比特币生态正在觉醒:从沉睡到爆发的DApp新世界
- 比特币突破4万大关,ORDI两天暴涨100%!这些机会你抓住了吗?
- GameFi:一场狂欢后的冷思考——泡沫破灭还是凤凰涅槃?
- 比特币能否冲破38,000美元大关?市场暗流涌动
- 卡尔达诺蓄势待发:ADA交易量暴增背后的牛市信号
- 市场暴跌后的冷静思考:机会还是风险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