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涨顶的深度观老手一个后见察交易
说真的,昨晚PERP那波行情看得我都坐不住了。这个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币种,一夜间居然来了个翻倍表演。说实话,在加密货币市场混迹多年,这种突如其来的暴涨我见得多了,但每次还是让人心跳加速。
小币种的春天来了?
最近的市场氛围挺有意思的。不光PERP,不少小市值币种都在偷偷发力。这个现象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那个夏天,那时候也是这样,大饼还没怎么动,小币们就先嗨起来了。
不过朋友们,千万别被暴涨冲昏头脑。我常说的一句话是: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你看别人赚钱容易,那是因为他们可能提前一个月就在研究K线、分析基本面了。
PERP究竟是个什么项目?
PERP这个项目挺有意思的。简单来说就是个去中心化的期货交易所,但它的设计特别聪明——用vAMM技术把交易对都虚拟化了。我记得去年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时,就被它的创新性吸引了。
它的交易结算都用USDC,这在如今的defi世界是个很务实的选择。毕竟谁也不想承担稳定币脱钩的风险对吧?
技术面释放的危险信号
现在PERP的价格已经起飞了,咱们得冷静看看盘面。说实话,有几个迹象让我很不安:
首先,你看那四小时线,连续三根都带着长长的"天线",就像三个小人在高处挥手求救。这种形态在暴涨后出现,往往意味着有人在偷偷出货。
其次,价格创新高的幅度越来越小,就像一个人爬山,开始还能健步如飞,到后面就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挪了。更让人担心的是,价格上涨的同时成交量却在萎缩,这不是什么好兆头。
我的真实想法
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次的上涨太快太急了。一天翻倍?这不是健康的市场行为,更像是投机资金的短期炒作。
从日线来看,2月份那个高位就像一个天花板,想要一下子突破难度不小。说实话,我现在的仓位已经开始减仓了。
记住我的朋友,在加密货币市场,贪婪是最贵的学费。当你开始计算"如果涨到XX价位我能赚多少"的时候,往往就是该考虑离场的时候了。
当然啦,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。每个人的交易风格不同,风险承受能力也不同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:在这个市场里,永远要做好功课,永远要保持清醒。
(责任编辑:解读)
-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最近香港金管局发布的稳定币监管新规让我不禁感慨:这可能是全球最严苛的数字货币监管政策了。明年8月就将实施的这套规则,简直是在金融创新的热情上浇了一盆冰水。严苛到什么程度?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现在在香港买个稳定币,手续比开银行账户还要麻烦。必须提交全套身份证明文件,发行方还要把你的资料存五年。更夸张的是,连我们熟悉的去中心化钱包都要经过"可靠度"评估才能用,这就像... ...[详细]
-
谁能想到,国庆假期里最惨的不是景区人挤人的游客,而是一群勤勤恳恳"撸毛"的加密用户。"吃着火锅唱着歌,钱包就被掏空"这句黑色幽默,如今成了不少银河任务参与者的真实写照。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从业者,我不禁要问:为什么看似简单的DNS劫持能屡屡得手?一场"钓鱼盛宴"的台前幕后10月6日那天,朋友圈里的加密老友们突然炸了锅。有人哀嚎"辛辛苦苦攒的ETH变成空气",有人庆幸"懒癌发作逃过一劫"。原来... ...[详细]
-
加密货币圈这两天炸开了锅,Galxe这个老牌Web3平台居然闹出这么大的安全丑闻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看到这个消息时既震惊又无奈。10月6日那天,我的社交媒体突然被各种"Galxe被盗"的消息刷屏,不少用户在推特上哭诉自己辛苦积攒的数字资产就这样人间蒸发了。危机爆发:多米诺骨牌效应显现记得那天我正喝着咖啡刷推特,突然看到好几个熟悉的KOL都在转发同一个话题。点开一看,原... ...[详细]
-
不知不觉间,以太坊"大合并"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MEV(矿工可提取价值)现象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说这一年MEV生态的变化简直堪比好莱坞大片。Flashbots这家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,凭借MEV-Boost占据了90%的市场份额,俨然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霸主。MEV利润跳水62%的背后让我们先来看看最直观的数字变化。合并前一年,MEV的平均利润还高达22MU/M(2021年9月至2022... ...[详细]
-
今天的行情真是让人捏把汗啊!早上打开行情软件一看,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"难兄难弟"又开始了自由落体运动。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,我太熟悉这种行情走势了。记得上个月还是一片欢腾,现在却连像样的反弹都看不到。对于想要抄底的朋友们,我的建议是别急着all in。我这些年最大的教训就是:在市场下跌时,我们永远猜不到真正的底部在哪里。与其梭哈,不如耐心等待关键均线的突破信号。我习惯看4小时图的MA... ...[详细]
-
在香港EDGE Summit峰会的喧嚣中,我有幸与Vertex Network的CMO Leslie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。这家专注于去中心化实时边缘渲染和AI计算的公司,正在用技术创新重新定义我们与数字世界的互动方式。说实话,这次谈话让我对Web3和AI碰撞出的火花感到无比兴奋。重构数字世界的DNALeslie告诉我,Vertex Network不只是一家科技公司,更像是一个数字体验的"炼金术士"。... ...[详细]
-
一场连接二次元与Web3的奇妙邂逅:新加坡动漫艺术展圆满收官
上个月25号,我听说新加坡滨海湾那边有个特别的展览闭展了。这个展可不简单,是由UneMeta和Virtual Idol牵头,联合OKX这些Web3圈内大佬一起搞的日本动漫原画展。作为一个老二次元,我光是听朋友转述就觉得热血沸腾。不只是看展,更是一场文化派对展览持续了整整15天,展出了700多件珍贵的手稿和原画。让我惊讶的是,竟然有超过1.1万人跑去打卡!要知道这可是在新加坡啊。而且展览时间特别妙,... ...[详细]
-
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,那些持有大量比特币的"巨鲸"们总是牵动着所有投资者的神经。这不,最近就有一条沉寂已久的"大鲸鱼"突然翻了个身,搅得整个比特币市场人心惶惶。说来有趣,这条巨鲸在2020年囤积了5000枚比特币后就进入了"冬眠状态"。整整三年时间,这些价值1.37亿美元的比特币就像被锁在保险箱里一样纹丝不动。直到上周六,突然一个激灵,这笔巨款就被挪动了位置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太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最近看到的一个数据着实让我震惊。链上分析公司CryptoQuant的CEO Ki Young Ju在推特上披露了一组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:在韩国生活的美国公民和企业,去年向IRS申报的海外加密货币资产总额高达131万亿韩元!我仔细算了一下,换算成美元这相当于人均持币约570万美元。要知道,这个数字可不是什么机构的投资组合,而是个人申报的平均值。这让我不禁想起去年... ...[详细]
-
当你的电话号码成为黑客的钥匙:解析SIM卡交换攻击的威胁与防范
最近在社交金融平台friend.tech上发生的一系列安全事件,让我这个从业多年的安全专家都感到触目惊心。你可能听说过这个新兴平台——用户通过购买"Key"来与特定人士建立联系,Key的价格会随着需求上涨,持有者可以从中获利。听起来很酷对吧?但就在上个月,这个平台成为了黑客的"提款机"。10月初,安全机构慢雾的创始人Cos公开警告friend.tech缺乏双因素认证的安全隐患。紧接着,著名链上侦探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