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新链未来格区块以太坊贵,改写能否赛道局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在安全、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这个"不可能三角"面前,以太坊究竟该如何突围?这些年我见证了太多项目在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中折戟沉沙,而Starknet的出现,似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Layer2方案的百家争鸣
记得我第一次听说以太坊扩容方案时,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。当时主流的解决方案大概可以分成三种:状态通道、侧链和Rollup。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Rollup技术,特别是ZK-Rollup这个分支。去年在参加ETH Global时,我还专门请教了几个技术专家,他们告诉我ZK-Rollup可能会是未来的方向。
Rollup技术的两强争霸
Rollup技术确实很有意思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一堆交易打包压缩,然后统一提交到主链。这样做不仅节省gas费,还能大幅提升吞吐量。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:
一种是Optimistic Rollup,代表项目像Arbitrum和Optimism。这种方案有点像我们平时网购时的"先签收再验货",默认相信交易都是有效的,如果有问题再提出异议。我在去年使用Arbitrum时,就遇到过需要等待7天挑战期的情况,确实有点影响体验。
另一种就是ZK-Rollup,比如我们正在讨论的Starknet。它采用了零知识证明这种黑科技,每次提交交易时都会附带数学证明,就像带着公证书去办事,可信度直接拉满。去年测试Starknet时,我就被它的即时确认速度惊艳到了。
Starknet的崛起之路
说到Starknet,就不得不提它的创始团队。2018年刚成立时,很多人对这个项目持观望态度。但创始人Eli Ben-Sasson在密码学领域的造诣确实令人敬佩,他不仅是ZCash的联合创始人,还是STARK证明系统的发明者之一。
令人惊艳的数据表现
今年最让我惊讶的是Starknet的用户增长曲线。记得3月份时日活才几万,到8月就突破了16万。特别是7月28日那天,因为Unframed推出SPOK NFT,日活直接飙到38万!这让我想起去年Axie Infinity带火Ronin链的场景。
交易量方面也很亮眼。8月底日均交易接近60万笔,虽然和Solana的高峰期还有差距,但对于ZK-Rollup这种技术来说已经相当不错。最让我意外的是跨链资金量,8月中旬单日跨链金额突破1.2万ETH,这说明用户真金白银地投了信任票。
生态雏形已现
作为一个游戏爱好者,我特别关注Starknet在GameFi领域的布局。《LootRealms》和《GOL2》这几款全链游戏已经小有名气,玩起来确实比传统链游流畅很多。NFT方面,Starknet.id的域名系统设计得很巧妙,我早早就注册了自己的.stark域名。
DeFi生态虽然还比不上Arbitrum,但像JediSwap这样的DEX体验已经相当不错。上个月测试他们的闪电贷功能时,几乎感觉不到延迟,这在其他Layer2上很难实现。
机遇与挑战并存
当然,Starknet也面临着不少挑战。最让我头疼的是Cairo语言的学习曲线。作为一个用惯Solidity的开发者,刚开始接触Cairo时简直怀疑人生。虽然Warp转译器帮了大忙,但原生支持总会更好。
另一个问题是硬件要求。生成ZK证明需要专门的设备,这可能会导致验证节点过于集中。不过团队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,听说下一代证明系统会有所改善。
空投引发的狂欢
说到最热的话题,莫过于STARK代币空投了。自从7月传闻要空投后,链上活动明显活跃了很多。我有个朋友甚至专门买了服务器跑节点,就为了增加获得空投的概率。从数据来看,8月跨链金额环比增长近10倍,这波营销确实高明。
不过作为过来人,我还是想提醒大家:空投固然诱人,但真正决定项目价值的永远是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。就像当年UNI空投时,很多人领完就卖,结果错过后面更大的涨幅。
未来可期
V神去年在ETH Seoul上的预言言犹在耳:ZK-Rollup终将胜出。站在从业者的角度,我完全同意这个判断。Starknet展现出的技术实力和增长潜力,确实让人看到了以太坊扩容的新希望。
虽然前路仍有挑战,但正如互联网早期也曾经历过拨号上网的阵痛。我相信,随着Cairo生态的完善和硬件成本的降低,Starknet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标杆。至少就目前来看,这是我见过最有希望打破"不可能三角"的方案之一。
(责任编辑:零售)
-
昨天真是个值得记录的日子,市场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交易课。还记得我早上盯着盘面时那股强烈的预感吗?27650这个位置就像一道无形的墙,我当时就觉得这里是个不错的空单入场点。说实话,下这个单子的时候手指都有点发抖。虽然交易系统给出了明确信号,但每次进场前那种忐忑的心情,相信各位交易老手都懂。不过这一次,市场给了我们最好的回报!凌晨时分,看着价格一路下滑到27300点,350点的利润稳稳落袋,那种成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参加了几场区块链会议,说实话有点失望。整个行业似乎又进入了一个"冰河期"——除了比特币铭文还在狂欢外,大家都在埋头搞基建。公链模块化、Mev、AA钱包、ZK这些技术名词满天飞,但真正能让普通用户兴奋的应用场景却寥寥无几。游戏:区块链破圈的希望之光这让我想起V神几年前说过的话:区块链最先落地的可能是金融和游戏。作为一个从魔兽世界时代就开始沉迷网游的老玩家,我特别认同这个观点。想想看,Web2游戏... ...[详细]
-
今天咱们来聊聊比特币的行情走势,说实话,最近这市场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当前比特币价格在37800美元附近晃悠,就像个犹豫不决的投资者,想上又不敢上。从4小时图来看,比特币现在就像个困在旋转门里的上班族,在中轨附近来回踱步。附图上的红色能量柱特别显眼,MACD和BOLL指标都在暗示:这波行情不太对劲。我盯着盘面看了半天,发现这走势就像冬天里的温度计,一直在往下掉。说实话,作为一名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... ...[详细]
-
当Blast搅局Layer2:一场技术理想与市场现实的激烈碰撞
最近币圈的热搜榜被"Blast"这个新秀彻底霸屏了。说实话,作为混迹加密圈多年的老韭菜,我已经很久没看到哪个Layer2项目能像Blast这样引发如此热烈的讨论。Blur创始人Pacman这次的"空投炸弹"不仅炸出了市场热情,更把整个Layer2赛道炸得人仰马翻。Blast的"吸金大法":简单粗暴却效果惊人不得不承认,Pacman这次又玩了一手好牌。Blast的玩法直白得令人发指——存钱就生息,附... ...[详细]
-
在这个区块链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,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:普通用户如何在复杂的加密世界中找到真正实惠的解决方案?直到遇到Trxdefi这个平台,我才恍然大悟 - 原来TRX质押和能量交易可以如此简单高效。波场生态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记得2024年那个夏天,TRC20-USDT突破608亿枚的消息刷爆了我的朋友圈。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,更是波场生态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,我亲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感叹:技术进步的轨迹总是惊人地相似。还记得当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那段日子吗?那些幸存下来的企业最终为我们带来了云计算、API经济和无数创新。现在,这个剧本正在区块链领域重新上演。历史总是在重演每次技术革命都逃不开这个循环:先是一窝蜂涌入,泡沫破裂,然后真正的创新才开始浮现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,我们目睹了整个行业从自建数据中心转向云服务,从资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研究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:比特币也开始玩链上资产发行了!这让我不禁感叹,现在每个公链都在搞自己的"原生代币"玩法,就像手机厂商都在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一样普遍。老大哥ERC20:功能丰富但代价高昂说到链上资产发行,ERC20绝对是这个领域的开山鼻祖。我记得2017年那会儿,随便一个项目都能通过ERC20发币,简直是一键发币的代名词。ERC20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性和ETH主网基本持平,当然偶尔也... ...[详细]
-
朋友们早上好啊,我是洪伟。昨天咱们的空单策略真是漂亮,完美止盈后市场又不甘寂寞地反弹到了昨天的起跌点附近。说实话,这种来回波动的行情最考验人的耐心了。技术面解析从小时线来看,布林带开口向下这个信号相当明显,MACD死叉已经形成,KDJ指标更是像坐了过山车一样从超买区直接拐头向下。我盯着这些指标看的时候,心里就一个念头:别犹豫,空头趋势还没走完。具体操作建议以太坊这块,我建议在2040-2050这个... ...[详细]
-
凌晨1点的币圈依然热闹非凡,作为一名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真实的交易心得。说真的,在这个市场里,活下去比赚快钱重要太多。记得2018年那场暴跌,多少人在一夜之间血本无归,就是因为他们忘记了保本才是最根本的交易法则。当前市场动态分析以太坊现在3680美金的价位确实让人揪心,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前几天那个漂亮的V型反弹?可惜好景不长,3715这个关键压力位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... ...[详细]
-
李隆:11.23主流币行情深度剖析 - 当市场开始磨人,我们该何去何从?
说实话,做交易就像是在玩一场心理博弈。每次下单前,那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情,想必每个交易者都深有体会。赚钱时总想着"要不要先落袋为安",亏损时又总想"再等等说不定能回来"。这种纠结,我在这个市场见了太多太多。以太坊:反复测试关键位的"磨人行情"以太坊这几天的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记得昨天早上,ETH还在1928附近"瑟瑟发抖",结果转头就慢悠悠地往上爬。到了凌晨,眼看就要突破2100这个关键位了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