吗的标签真的只是这个肤浅高让撕掉侧链级版我们
最近在推特上看到有人将Layer2简单地定义为"侧链+桥",这种说法让我不禁摇头苦笑。就像说智能手机就是"能上网的诺基亚"一样,这种定义既对又不对,却错过了最重要的精髓。
当我们在谈论"桥"时,到底在说什么?
把Layer2简化成"桥"这个说法最大的问题在于,"桥"这个概念本身就太宽泛了。就像"交通工具"可以指自行车也可以指喷气式飞机,不同跨链桥之间的安全性差异简直天差地别。
记得去年Axie Infinity的Ronin桥被盗6.25亿美元的事件吗?那种依靠几个节点多签的桥,和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的ZK Bridge比起来,简直就是纸质锁和银行金库的差别。
举个例子,我在研究StarkNet的跨链机制时发现,它的运作方式特别有意思:以太坊主网就像一个严格的会计,每一笔来自Layer2的交易都要通过数学证明的方式"验明正身",而不是靠几个"中间人"拍脑袋决定。这种设计让我想起了一个会计师朋友的话:"与其相信人性,不如相信数学。"
Layer2与侧链:表面相似,骨子不同
很多人把Polygon这样的侧链和Optimism这样的Layer2混为一谈,这就像把租来的办公室和自家买的房产都叫做"工作场所"一样荒谬。
我特别喜欢V神说过的一个比喻:Layer2就像是在以太坊这个"地基"上盖的房子,地基动一动,房子也得跟着调整。去年Polygon那次长达158个区块的回滚事件就很能说明问题——它的运行完全不依赖以太坊的状态。而真正的Layer2呢?要动它的数据,得先动以太坊才行。这种"绑定"关系带来的安全性提升,是普通侧链根本做不到的。
我曾在开发一个DApp时深有体会:当需要处理大额交易时,放在Layer2上睡觉都能踏实些,因为知道有以太坊的"铁饭碗"在背后撑腰。
为什么这个定义如此重要?
在加密世界混久了就会发现,术语的滥用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。就像2020年DeFi之夏时,很多人把各种收益产品都叫做"挖矿",结果呢?不少人血本无归。
把Layer2简化成"侧链+桥"的说法,不仅掩盖了其技术创新,还可能误导开发者做出错误的技术选型。我见过不止一个团队因为误解了Layer2的特性,在安全性假设上栽了跟头。
说实话,每次看到这种过度简化的定义,我都想问问:如果Layer2真的这么简单,为什么V神和那么多顶尖密码学家要花这么多年时间研究它?这就像说登月火箭就是"大号二踢脚"一样可笑。
下次有人再跟你说"Layer2不过是侧链加桥",不妨反问他:那人类也不过是"会说话的猴子",你觉得这个定义准确吗?
(责任编辑:资源)
-
最近美联储官员们突然变得温柔起来了,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闹着要糖吃时妈妈心软的样子。博斯蒂克这位亚特兰大联储主席率先表态,说"咱差不多可以收手了",这话里话外都透着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这些官员们总爱给自己留后路,就像天气预报员总说"局部地区可能有雨"一样,卡什卡利就补了一句"如果经济太疯,我们还得继续加息"。国债市场释放重磅信号说实话,现在的债市比电视剧还精彩。2年期美债收益率这个"市... ...[详细]
-
记得2021年比特币冲上69000美元巅峰时的疯狂吗?如今市场已经沉寂了近两年,大家都在期待2024年减半带来的新一轮牛市。但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,我得说:这次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简单了。矿工的生存困境每次看到BTC.com上矿机关机价的数字,我都忍不住皱眉。现在1.4-2万美元的关机价还算可以接受,但明年减半后呢?算力不降的情况下,矿工们至少要看到4万美元的比特币价格才能维持生计。这... ...[详细]
-
上周在新加坡举办的TOKEN2049峰会,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亚洲Web3领域的蓬勃生机。作为山海世界的CMO,我有幸参与了这场区块链行业的顶级盛会,与来自全球的专家们畅谈行业未来。说实话,看着现场热烈的讨论氛围,我更加确信:我们正在见证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困境中的机遇说到区块链游戏,很多人都对这个领域又爱又恨。记得有位开发者朋友跟我吐槽:"现在做个链游,光是gas费就能吃掉大半利润。"确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每次看到"Altseason"这个词就心跳加速。还记得2020年那波DeFi热潮吗?当时随便买个小币都能翻倍,那种感觉简直比中彩票还刺激。但最近两年,看着手里的山寨币跌得亲妈都不认识,很多朋友都在问:传说中的山寨币季节到底什么时候来?读懂这个指标,把握市场脉搏市场上有种叫"Altseason指数"的神奇指标,就像温度计一样能测量山寨币市场的热度。说实话,现在... ...[详细]
-
上周SEC主席保罗·阿特金斯的一番演讲,就像在金融圈投下一枚震撼弹。说实话,这份演讲值得每个投资人打印出来反复研读。作为一个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很少见到监管机构如此直白地为某个行业摇旗呐喊。监管大转向:从"拦路虎"到"推手"记得2017年我刚开始接触加密资产时,SEC的态度还像防贼一样。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后,主席先生会亲自描绘"金融市场全面链上化"的蓝图?这转变之快,连我这个行业老兵都感到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圈内朋友总问我:"老张,现在做去中心化交易所DEX,在国内会不会踩雷?"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,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好好聊聊。DEX到底是个啥?简单来说,DEX就像是一个没有老板的菜市场。在这里,买卖双方直接交易,不需要像传统交易所那样把资金交给"市场管理处"保管。记得去年有个朋友在某中心化交易所存了5个比特币,结果平台跑路了,到现在还没追回。这种事情在DEX上几乎不可能发生,... ...[详细]
-
说起比特币,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个神奇的存在!作为全球第一个真正成功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,它彻底打破了我们对货币的传统认知。最酷的是,比特币完全不需要银行或者政府这样的中央机构来背书,而是通过点对点的网络技术自主运行。比特币的运作原理想象一下,有一个全球共享的大账本,每个人都能看到上面的交易记录,这就是比特币的核心技术——区块链。但别担心隐私问题,虽然交易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,但用户的真实身份却是隐藏的,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几天,加密市场的朋友们可能都注意到了莱特币(LTC)的有趣表现。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"数字白银"正在上演一场触底反弹的好戏,目前稳稳站在60美元上方,让人不禁想问:它这次能突破70美元的心理关口吗?市场情绪回暖,LTC迎来转机8月17日那天的暴跌确实让人心惊肉跳,LTC一天之内就蒸发了13%的价值。但就像那句老话说的:跌得越快,反弹越猛。现在的情况让我想起了去年的两次成功反弹,都是在70美元附近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昨天的行情走势简直就像在玩过山车。虽然整体趋势和我们预判的基本一致,但那个反抽力度确实有点出乎意料。记得昨天在1630这个关键位置,价格明显出现承压迹象,我当时就在想:要是现在就冲动进场做空,万一市场来个猛烈反抽,岂不是要被打得措手不及?毕竟最近的行情就像个喜怒无常的孩子,动不动就翻脸。关于交易心态的思考在交易大厅里,我经常看到一些新手朋友因为错过了几个点的利润而懊恼不已。其实啊,市场就像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科技领域的律师,最近JPEX事件让我感慨良多。9月13日那天,香港证监会一纸声明直接点燃了整个币圈——他们点名批评了JPEX这家交易所的六大"罪状",措辞之严厉实属罕见。JPEX的六大"硬伤"仔细研读这份声明,我发现JPEX的问题简直是一个完整的反面教材:首先是他们明目张胆地虚假宣传。网站上公然写着"持证受认可",但实际上连迪拜监管机构的持牌名单都找不到他们的名字。这让我想起去... ...[详细]